RISC-V架构正在持续推动全球计算产业进入全新阶段,然而面向学术与教学领域的高质量RISC-V处理器IP依旧稀缺——现有的开源CPU核心往往存在功能不完整、缺乏系统验证、生态支持不足等问题,这不仅限制了教学深度和科研成果的可复现性,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RISC-V在人才培养环节的落地。
目前亟需一个易于上手、支持Linux、支持用户可扩展指令接口,帮助拓展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的深度的处理器平台。在此需求下,上海开放处理器产业创新中心(SOPIC)联合芯来科技共同推出了一款面向教学与学术用途的开放免费CPU IP——蜂鸟E603。
蜂鸟E603:教学与学术的理想平台
64位处理器,支持RV64GC指令集;
支持FPU、ICache/DCache、NICE等完整系统功能;
提供全栈式的开发平台,与Nuclei SDK紧密结合;
集成了内存管理单元(MMU),支持运行完整的操作系统,如Linux,完成包括OpenSBI和U-Boot在内Linux BSP移植和驱动开发,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,与Nuclei Linux SDK紧密结合;
Nuclei Studio IDE中集成了图形化配置与代码生成工具NICE Wizard。NICE Wizard是基于RISC-V指令集开发的模块化扩展语言工具,通过标准化接口支持用户自定义协处理器指令,提升处理器核的领域专用架构(DSA)适配能力,为学术研究和教学提供灵活的可编程平台。
与此同时,芯来配套提供两套开发套件:Nuclei SDK以及Nuclei Linux SDK,为嵌入式系统底层教学以及高级操作系统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。
提供基于Eclipse的Nuclei Studio IDE,预集成完整的RISC-V工具链,与SDK无缝对接。IDE集成了NICE Wizard图形化工具,为自定义指令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提供了直观高效的工作流,极大地推动了体系结构领域的教学创新与学术研究探索。
针对蜂鸟E603的性能表现,我们进行了量化评估。在T22工艺下,蜂鸟E603的主频>1GHz;在没有依赖“自定义的非标准指令”的情况下,蜂鸟E603的Dhrystone和Coremark的跑分分别为1.724 DMIPS/Mhz以及3.379 CoreMark/MHz。
为了展示蜂鸟E603教学版本在一个典型配置下的均衡能力,便于使用者学习与评估,以下对蜂鸟E603、蜂鸟E203以及芯来UX600进行了特性对比:
蜂鸟E603作为一款面向教学与学术用途开放免费的高质量CPU IP,其广泛应用将显著提升RISC-V体系结构相关课程的教学深度与系统性,为产业界持续输送深入理解RISC-V原理并具备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,助力RISC-V生态的长期发展。SOPIC与芯来科技的此次联合发布,也将为构建开放、创新、可持续的RISC-V生态系统贡献关键的教学基础设施。
欢迎下载使用、参与共建RISC-V的生态:
https://github.com/Nuclei-Software/e603_hbird
如有相关问题,可扫码加入讨论群: